1、池塘养殖水色图解
       2、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3、水状养殖动物病害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4、水产养殖水质管理
       5、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图谱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多、归根到底是环境、鱼类及病原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以下五 个方向的因素。
一、物理因素
(1)、水温
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体温是随外界水 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外界水温突然剧变、鱼类难以适应而发生 死亡;如在鱼苗运输过程中和鱼苗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不超过 2。C,鱼种不超过50C。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苗大量死亡。
(2)、机械性损伤
拉网捕鱼,鱼种运输,人工授精时操作不当,常使鱼体受 伤,引起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同时伴有出血现象,易被致 病细菌、水霉菌所感染。因此拉网前后最好用一遍杀菌药如精
氧、绿爽等药材对水体消毒。
二、化学因素
(1)、溶解氧
水中溶氧含量在5mg/L时对鱼类的生长和生存有利,在溶氧缺乏的水中,鱼类对饵料利用率降低,体质渐弱, 溶氧低到1.75mL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不及时补充溶氧,鱼类就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增氧荆是水 产养殖必备的药品,以便在鱼类缺氧时予以急救。溶氧过多,过饱和,则会使鱼苗和鱼种患气渔病。
(2)、酸碱度
鱼对池水酸碱度(PH值)的适应范围以7-8.5为宜。如果长期在酸性低于5或碱性超过9 5的水里,就会引起鱼坤 生长不良或死亡。酸性土壤的山区,PH值—般在5-6.5之间,鱼生长不快,体质较差,而且容易感染嗜酸卯甲藻而怠
打粉病。
(3)、水中化学成份和有毒物质(氨氯、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盐类等)
池水化学成份的变化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周围环境、水源、生物活动(鱼类、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底矗 有关。鱼池要每年用清塘剂清塘和利用冬季鱼起捕后的空闲时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鱼池长期不清塘整理以至池葳, 腐殖质过多,并堆积了大量的没有分解的有机物(如鱼粪、剩余饵料等),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一方面消耗池水中大量溶氧,同时还能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对鱼是有毒害作用的,轻则影响生长摄食,重则导致死亡。如发现氨氮、亚石自酸盐、硫化氢等超标必须及时使用亚硝速净、复合芽孢杆菌、硝化菌、救底护水安、生物底优 等水质改良剂对水质进行处理。有的地方,鱼池的±壤中重金属盐类(铅、铜、锌、汞等)含量较高,容易使鱼种患 弯体病。所以在养殖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体环境的变化。
三、生物因素
—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包括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藻粪等),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称为致病因子。
另外,还有些直接吞食或间接危害鱼类的敌害生物,如水蛇、水乌、凶猛 鱼类、水蛭、水生昆虫、水绵、青苔、湖淀等要及时捕杀和清除。
四、鱼体自身因素
鱼体是否产生疾病,除环境条件、病原体毒力、病原体数量和侵入途径外, 主要还决定于鱼体的内因,即鱼体免疫力的强弱。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鱼类 对疾病具有不同的免疫力,而不被感染。例如青鱼、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时, 同池的鲢鱼、鳙鱼从不发病j白头白嘴病—般只在体长—寸半以下的草鲅生, 成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鱼类的这种抗病力,是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 因此,在考虑鱼得病的原因同时,有必要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如:使用疫苗,免疫蛋白等。
五、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
合理的密度、混养是养鱼增产措施之一,如放养过密,就必须造成缺氧和 饲料利用率降低,从而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匀,划、悬殊,瘦小的鱼,极易患 病而死亡。各种鱼食性不—样,如果混养比例不当,则对鱼的生长不利。
(2)饲养管理不当
投喂不洁或变质的饲料,如腐败的水草、螺蛳就会引起草鱼、青鱼患病。 如果人工投饵不均,时投时停、时饱时饿.这样摄食不匀,也是鱼类发病原因 之一。


HOME |   English   |   中文版     关于百灵    E-mail
 

厂址:常州市武进高新区南区龙惠路11号
电话:0519-86488588、86488688
网址: Http://www.czwjdw.com

邮编:213166
传真: 0519-86488788
E-mail:info@czwjdw.com